1970年在全省“优选法”交流会上,我第一次认识了华门弟子、数学家吴方先生,当时即被其博学睿智、温文尔雅的君子兼才子风范所折服。或许是同对数学王国的执着探索,或许是同为知识分子的正直、朴实、善良和执着,使得我们惺惺相惜,交往中演绎出一种亦师亦友亦兄的笃厚情谊,成为可身家相托的挚友,也因此而给学校带来了发展机遇。
1976年夏天,我到北京造访吴方先生,恰逢吴先生在家里看计算机穿孔的带子,那时候吴方正在搞一个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项目。那时计算机还很少,全国仅有几台,看到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吴方先生就带我接触和了解了计算机和相关知识。我们聊天时,吴先生提到,“‘文化大革命’快要结束了,国家马上就要搞现代化建设了,搞现代化建设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希望你们学校可以搞搞计算机应用,这样就可以在行业中占有先机”。这次聊天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回到学校我就和同事积极行动起来。
《中国煤炭报》曾经这样报道:“1976年冬,山东矿院高等数学教研室的袁云耀、张孝令、吴哲辉经常聚到一起,他们谈论的话题是大学教师如何为科技教育贡献一份力量,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为成立计算机专业积极准备。1977年他们在全校开设了计算机知识普及讲座……”当时被戏称为“三个小助教的狂想”,在我们的共同努力倡导和学校一批有远见的教职员支持下,得到煤炭部和校领导的批准,把我校列入了首批配备计算机的煤炭高校。我是计算数学出身,这个对我如鱼得水,所以我积极参与数学专业的筹建和教学工作,学校于 1977年招收数学师资班,于1978年正式举办计算数学本科专业。这个专业的创建对我校的意义非凡,因为在这之前我校是纯工科院校,这就意味着我们学校从纯工科的院校迈向了理工科院校,这在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中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随着学校的发展,我和吴方先生的交往和友谊越来越深,吴方先生多次受邀到校为数学专业本科生办“讨论班”,为系统工程研究生班和青年教师双学位班授课。学校还通过吴方先生邀请到了不少中科院专家到校讲学。那时候我们学校条件比较差,招待的条件也有限,也没有什么公款之说,很多时候都是同事自己家做的稀饭、馒头、热面条,有时候干脆就蹲在马路牙子上吃饭。虽然条件不好,但是因我和吴方先生的友情、我们同事们热情真诚的朴素感情使得他们愿意到我们学校来讲学指导,为专业兴办之初的青年教师成长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方先生晚年不幸患上了帕金森氏症,我深切理解这种病对他那样一个英俊潇洒、学识渊博的江南才子是一种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坚持工作,退休后依然关心着中国应用数学的发展,关心年轻人的成长,我们之间的私人感情更加笃厚,历久弥坚。当时,我校信息学院为鼓励有志优秀青年人才从事数学学习和研究,达到培养优秀人才、加快数学学科发展的目的,由部分老领导、老教授倡议和广大校友、在职和退休老师以及关爱学院的贤达人士募捐筹集资金,成立了“吴方数学新秀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信息学院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数学类专业优秀本科学生。当时我和部分老教授提议,为感谢吴方先生对数学学科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基金冠以吴方的名字。2011年5月21日,吴方先生出席了9001jcc金沙以诚为本设立的“吴方数学新秀奖”的启动仪式。
吴方先生暮年有一次到学校参加活动,就给我打电话,听我儿子说我住院了,便专程赶到济南来看我,当这位同样与疾病作斗争的老哥哥出现在病房时,我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兀自横流。他回到北京后多次给我打电话询问我的病情,还让孩子给我寄了东北老山参和从国外买回来的保健品……先生去年去世的时候,我跟老伴儿赶到北京去送先生,孩子非常担心我的身体,但一辈子的老朋友,怎能不伤心,怎能不去送……2016年6月,我们学校第五届“吴方数学新秀奖”颁奖典礼在青岛举行,校领导让我宣读了获奖名单。我想我们的新秀们在数学领域的孜孜进取就是对吴方先生的最好纪念,也寄托了我对先生的深深怀念。
选自《科大故事①》(2016年9月出版)(讲述:袁云耀 整理:宋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