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学者/故事正文

张荷英:学“毛著”活动中诞生的传统

发布时间:2021-01-04  点击:

9001jcc金沙以诚为本的发展史是比较复杂的,不是专门研究这个的,还真是说不太清楚。

从1951年在淄博洪山建立矿区职业学校,到1952年改建成洪山煤矿学校,再到1953年南迁淮南后成立淮南煤矿学校,然后再算是成立了大学,变成了淮南矿业学院。再到1963年北迁济南,合并调整为山东煤矿学院。令旁观者眼花缭乱的变化,在我的心里,是一段段难忘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1963至1965年,一直是我念念不忘的时间段。我觉得,现在9001jcc金沙以诚为本的传统,就诞生在这个时期。当时,刘子光任学院的党委书记和校长。他当时以学毛主席著作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在全体教职工的行动上,落实在学生的学习教育工作上,并组织了一个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展览。

学以致用是那个时代特别流行的一个词语。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基础上,当时学校要求机关干部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学科研方面要对学生全面负责。

在这种大环境下,整个学院的学习气氛迅速升温。当时特别要求学习《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和《为人民服务》。学校号召,大家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和高尚品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学生们则成立了几个学习小组。学校也注意抓典型,采煤系的尉茂河学习小组,机电系的惠新福学习小组,都是当时很出名的学习小组。惠新福小组里,成员要学习,特别要多做好事,处处做好事。

受他们的影响,我们机电系有个叫李凤昌的学生,看起来不属于那种很聪明伶俐的类型,但就爱做好人好事,主要是为学生理发、搞卫生,成天看他拿个推子一个宿舍一个宿舍地跑。那时做好事都是从小事做起。后来,学生们提出来四个“自己”——自己理发,自己缝补,自己钉鞋,自己修理。机电系有个缝补小组(负责人是肖淑娥),几个女生用学校的一台缝纫机为同学们服务。甚至,有个叫王文生的学生,喜欢敲敲打打,会修东西。除了给同学们提供帮助外,他还时不时跑到老师们的办公室,问哪里有需要维修的地方。我们办公室有个书架,就是王文生给做的。后来,我给同学们介绍那个时代时,经常说:“那时候学生到处找事情做,就像小孩子唱的歌一样‘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一样,处处都在学雷锋,到处在找事情做。”

这样一来,校园里就变得热火朝天。打扫卫生、打扫厕所、修路、栽树等等,都是师生一起干。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校园,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地上没有一点点碎纸。校园里的花坛也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漂漂亮亮。而这一切,都是学生自己做的。老师们则要努力把课上好,满腔热情地教导学生。学校要求,老师一定要跟学生的学习小组挂钩,就像现在的导师一样。为了上好课,老师们都加班自己亲手做教具,学习解放军的故事教学法。同时,老师们也帮着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学生的教育成果如何,毕业是一块试金石。当时,学院一年有500多毕业生。毕业生中提出来一些积极倡议,比如分配单位“大矿小矿一样、离家远近一样……”等几个“一样”和毕业时“留下好的作风、好的思想……”等几个“留下”。后来又发展出放假回家时,倡议几个“带走”,假期返校时几个“带来”。甚至,实习的时候,也是提出这样“带来”“带去”的倡议和要求,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毕业实习组织起来很难,人家矿上也不愿意要,因为承担安全风险啊。后来,经过“带来”“带去”,学生不仅在工作面上流汗苦干,还在矿上做好事,帮人家打扫卫生,去食堂打扫卫生。矿上对学生的评价很高,还给实习的班级写表扬信——如果哪个老师带实习,没有得到表扬信,就觉得有压力:你带着表扬信回来说明你表现得好,没有表扬信就说明表现得不好啊。

学校的这种做法,很快引起了上层的注意。1965年,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在济南召开全国重点大学的一个会议,借这个机会,组织与会的校长们到山东矿业学院参观。而山东省委同样也很重视,在《大众日报》和《光明日报》上组织了文章,宣传山东矿业学院的做法。同时,煤炭部的领导也组织了煤炭系统的学校来山东矿业学院考察学习,甚至,1965年,煤炭部的郑长荣同志(后来是教育司的司长)还专门在我们学校蹲点,在学校深入调研,晚上来我们机电系党政办公室,就看大家是怎么工作、怎么上班的。山东省的高校,也都来我们学校听课。

好的风气形成了,学生们走向社会后也越来优秀。有一次,当时的煤炭部余部长曾好奇地问学院的领导:“我倒没到哪个矿上去看,怎么这些干部都说你们山东矿院的学生好?”

学校革命化,给我们这代人烙上了深刻的生命印迹。从那个时期开始,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培养学生,德育首位,在学校里变成了一种职业本能,成为学校教职工的办学文化。学校培养和建设了三支优秀队伍,即优秀的教师队伍,优秀的管理干部队伍,优秀的学工干部队伍和互助服务队伍,学院的校风、学风、教风就在这一代人、这一种文化土壤里生根发芽了。

如今,谈到学校的这些传统,我既有自豪,也有些伤感:“我们的许多老同志走了。但,我们的传统一定要坚持下来,我相信,也一定能坚持下来。”我常常叮嘱年轻的老师:“当年的学生,有很多都成了学校干部了,要跟他们讲,千万千万要把学校的传统继承下来,千万千万不要把好东西丢掉了,不管怎么样,不管社会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把好的东西坚持下来。”

选自《科大故事①》(2016年9月出版)(讲述:张荷英 整理:孙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