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学子/校友正文

10年“小草路”,让青春与爱延续乡间

发布时间:2022-07-11  点击:

“10年前,我是‘小草学堂’的受益者,在9001jcc金沙以诚为本哥哥姐姐们的鼓励下,我成功考入大学,现在回到‘小草学堂’为弟弟妹妹们上课,希望能为家乡尽一份力。”前不久,能源学院2021级学生秦绪岩听闻学校“小草学堂”实践队招募队员,他马上报了名。

“我想成为小时候自己崇拜的‘超级英雄’,为和自己一样的乡村孩子带去温暖。”秦绪岩决定接下这个接力棒。

10年前,学校6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小草学堂”实践队,肩扛支教物资,从青岛的大学校园来到日照的乡村小学,和这里的孩子们相遇。

10年来,“小草学堂”实践队先后共计1200余名志愿者投身乡村教育,为600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了超过1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

从一个村庄暑假自习点到覆盖多个城市300余个乡村的公益品牌项目,10年来,“小草学堂”实践队书写着一个个与青春、与爱有关的故事。

日照市岚山区后黄埠村共有450户,户户都以种茶为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家中成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教育乃至安全令家长和社会担心。

“小草学堂”发起人、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11级学生秦谭的家就在这里。时至今日,她仍记得每到暑期,村里人都出去采茶,孩子基本没人管。“别说帮孩子辅导功课,能让孩子中午吃上顿热乎饭都不容易。”

于是,2009年暑假,19岁的秦谭找到村支书,申请了村委办公室的一个房间,开始管起了村里的孩子,并为这间“教室”起了一个名字———小草学堂。“一开始,乡亲们也不怎么看好我,担心我这个大孩子管不好一群小孩子。”秦谭回忆。

但是,困难并没有让秦谭退缩。她制订了“小草学堂学习制度”,推出了一些课外知识的特色课程,孩子们都喜欢上了这里,乡亲们也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有两下子,亲切地称她为“小秦校长”。

初步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后,“小秦校长”开始不满足自己“单兵作战”,她决定把大学同学带回家乡。在校团委和材料学院的支持下,她创办了“小草学堂”实践队,以“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模式,给留守儿童送去“光明”。

学校2014级学生梁天泽是一名骨干队员。他所在的“小草学堂”位于岚山区安东卫街道辛庄子村,这是一个城郊村,孩子假期无人看管、学业无人辅导、安全无人保障等社会问题突出。

“‘小草学堂’实践队的到来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它与社会上的辅导班、特长班完全不同,是一个专门免费为留守学生提供亲情陪伴、安全守护、才艺培养等志愿服务的地方。”校团委书记尹立明说。

“在这里,孩子们除了复习课程内容,还能学习文明礼仪、社会百科、诗歌朗诵等内容,另外还有手工制作、健身舞蹈、素质拓展等。”梁天泽说。为了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梁天泽和队友常常备课到深夜,他们发挥个人特长,带着孩子们在学习中一点一滴地进步。梁天泽表示,志愿者队伍都是一级一级传承下去的,自己一定会接好这一棒,把爱心传递下去。

“我要做一个会扫地的机器人,这样奶奶就可以休息一下”“我要做一个会飞的机器人,让他带着我看看外面的世界”……一群孩子围绕着一个正在跳舞的机器人兴奋地说出心中的愿望。

这是发生在“小草学堂”实践队的“蓝色科普”课堂上的场景,队员带着自己研发的机器人,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近年来,该实践队在学校各级团组织的指导下,创新性的开设了“七彩课堂”,将传统文化、红色教育、科技创新、心理健康和生涯发展理念融入课程。为了做好“七彩课堂”,学校推出“青苗班”计划,对实践队的志愿者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学校组织教师和社会专业人员对志愿者展开安全常识、文化礼仪、医疗救护等方面的培训。

多年来,“小草学堂”不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受到了家长的“热捧”。在本地自营一家饭店的孙先生便是“小草学堂”的忠实“粉丝”,提及“小草学堂”便竖起了大拇指:“‘小草学堂’开班的时候,他只想着不让女儿乱跑就好了,本来没有打算能够让女儿学到很多东西,但是经过一个假期,女儿出色地完成了假期作业,还学会了跳舞,懂了不少的地理、天文知识,这的确让他感觉到一丝意外。”今年不到六月份,他就开始打听“小草学堂”暑假哪天开课,赶紧给孩子报上了名。

2017年,“小草学堂”实践队探索成立了临时党支部,2021年正式成立“小草学堂”实践队党支部,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党员融入这里、一个个特色党建活动在这里盛开。“通过‘支部搭台,党员唱戏’,志愿服务氛围日渐浓厚,支部真正成了志愿服务的‘助推器’。”材料学院党委书记申兆亮表示,希望同学们把志愿服务当作一种学习生活方式、一种时尚追求。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小草学堂”实践队的支教点从日照市推广至东营市和滨州市,“小草模式”也开始进行广泛推广,先后帮助临沂、泰安等地建立“小草模式”的学堂,并推广到了河南、甘肃、青海等地。

几年来,“小草学堂”实践队先后获校级以上奖项50余项,3次获得团中央的表彰,于2014年获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015年获“强国杯”优秀团队,2016年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2018年入选“全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库第一批入库项目”,成为实实在在的乡村教育的一支生力军。团队还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志愿者、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等一批典型个人,志愿服务与育人同频共振已见成效。

“每年支教结束之际,志愿者与孩子们相拥话别的场面特别感人,很多学生不舍得他们离开,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小草学堂’的决心。”实践队指导老师马韶霞介绍,最让她骄傲的是,10年“小草路”,没有一人中途退缩。更值得高兴的是,曾经的受助人,也纷纷加入“小草学堂”实践队。

副校长曾庆田说,“小草学堂”实践队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奉献,同时也是志愿者的第二课堂,锻炼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能力。

如今,“小草学堂”的志愿者活动在校园里继续传承着,他们一届接着一届,走进乡村,“小草学堂”已成为成千上万名留守孩子的“新家”。(记者:韩洪烁 通讯员:林振德)

志愿者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研发机器人

志愿者教孩子们做手工

小草学堂开设“趣味课堂”

“小草学堂”举行升旗仪式

志愿者为孩子们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小草学堂”举行折纸送祝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