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助力“奋斗者”号的“11000米全海深近底多波束测深”系统,是由我校测绘学院教授罗宇团队参与研发的,这个由10余名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小团队”在科研路上频出成果。
在测绘学院,像这样的科研团队有20多个,80多名教师人人有团队,人人做项目,这些科研项目精准对接国家、山东省和青岛市重大发展战略,涵盖了遥感、导航、海洋测绘、矿山测量、海洋灾害应急等方向,实现了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的无缝对接。
规划引领,让学院里的老师们“聚”起来
郭斌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读博期间曾参与诸多国家项目,2013年他来到我校测绘学院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专业团队、缺少高端设备,在郭斌的印象中,那段时间的科研工作几近停滞。
带领郭斌从迷雾中走出来的,是测绘学院为他精心定制的科研“加油包”。2013年年末,学院牵头组建了“遥感水文团队”,将郭斌和另外10名遥感方向的师生聚拢在一起,配备了专门的研发实验室和启动资金。仅隔一年,郭斌团队便拿到了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如今,遥感水文团队已取得4项国家专利、10多项政府和企业科研项目……
“小团队”缘何活力涌现?这背后,测绘学院打出的“组合拳”,可谓是源头活水。“一直以来,学院教师开展科研习惯于‘单兵作战’,游击性科研很难出大成果。所以,学院要想办法把教授们聚集起来,合力攻克科学难题,这是一把盘活科技创新机制的‘金钥匙’。”测绘学院党委书记秦昌盛说。
首先是出规划,学院出台科研团队建设规划,根据不同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形成了20多个“小团队”;其次是搭平台,构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根据需要购置高精尖实验仪器设备;最后是给政策,赋予团队学科带头人支配团队人、财、物的权力。
“别看我们只是个不到10人的团队,这5年,我们研发出新技术20多个,有10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石波看着“移动测量团队”实验室内琳琅满目的创新成果说道。2015年,团队刚组建后便遇到了一个难题:项目的启动经费不足。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找到了有关负责人,令他“意外”的是,一席谈话不仅带来了专项资金,实验室、设备等也一应俱全,他的项目才得以从“想象”变成“现实”。 2019年6月,移动测量团队再一次点亮“绿灯”,拿到了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轨道交通隧道病害综合检测装备与健康诊断系统”的一张入场券。
“我们建立了教授与青年教师‘一带一’体制,通过评比评优等多项措施,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把创新做长、做新、做活。”测绘学院院长阳凡林对记者说。通过一系列举措,在自主创新的路上,一个个小团队协同作战,形成了一批以高精尖为方向、老中青合理搭配、产学研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团队。
一系列政策导向,“名师高徒”现象也愈发显现。30岁的宿殿鹏刚加入团队不足2年,作为科研新人,“一带一”培育他的就是阳凡林。对于“一带一”帮扶政策,他颇有感触:“自我加入团队,阳老师手把手带我做项目,理论知识从‘脑海里’到‘手指间’便顺畅多了。”
深入一线,让纸上的科研成果“实”起来
2019年6月,测绘学院“矿山测量团队”负责人王冬与往年一样,带着60余名师生到淄博矿业集团亭南煤业现场实践。在与企业负责人交流中,他获悉企业生产遇到了沟壑地形条件下岩移测量的难题。
“特殊地形变形观测问题,我们团队能不能解决?”从现场回来,王冬便组织团队开展了4个多小时的“头脑风暴”,从问题分析到解决方案,没漏下一个细节。第二天,王冬就带着解决方案来到了亭南煤业,当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并签订了合作协议。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团队研发出了机载激光扫描测量技术,解决了困扰亭南煤业多年的难题。
为了做好团队和政府、企业之间的“红娘”,近年来,测绘学院先后与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院所以及测绘、海洋、国土、交通、水利、地矿等科研和生产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一批实验研发基地。“仅2020一年,我们的合作朋友圈就新增了20多家,这些合作为科研成果转化落实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秦昌盛说。
“山科大的教授打破了很多技术瓶颈,他们提出的操作方案非常实用。”青岛勘察测绘研究院经营部部长甘宇亮回忆说,有一次他因海洋三维动态可视化技术问题无法解决,便电话求助测绘学院“智慧海洋创新团队”负责人艾波,在实验室加班的艾波立即和团队人员搬上设备到现场对接,同时把团队研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到其中,解了甘宇亮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一个个“小团队”围绕海洋测绘、生态环境保护、高端装备国产化等国家战略,先后研发了海洋测量技术与方法、中国海大陆架划界关键技术、多波束测深精细处理软件等技术,成果有的直接应用于我国向联合国大陆架委员会提交的划界文件中,有的助力生态环境保护,有的服务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京津冀及山东半岛等多个区域“雾霾”等生态环境监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早育人”,让课本里的知识“活”起来
2020年5月27日,测绘学院毕业生陈景涛、王海涛、王盼龙作为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员成功登顶珠峰并开展测量工作。近年来,测绘学院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大洋科考、极地科考等重大项目中,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这些成果得益于学院‘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的‘三早育人’机制。”阳凡林说,在测绘学院,“学科、平台、团队”协同育人,成了老师们的一致行动,每个团队的实验室都活跃着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身影,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新一代的学子们。
测绘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赵宇虽然只是本科生,却已在“智慧海洋创新团队”中开展科研近一年。从学习认知到参与项目,赵宇很快熟悉了创新技能要领,成为团队学生骨干。2020年他与团队的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捧回了特等奖,成为该学院第三次获得此项赛事特等奖的队伍。
海洋测绘专业本科生武亭在跟随老师做科研项目中也收获颇多。他大一下学期就早早进入实验室,跟着硕士、博士学做基础实验,大二时就开始进入老师的团队做科研项目。武亭通过与其他学校的同学交流得知,自己的科研经历比他们早了一年。
“学院也在不断地出台政策,从人、财、物各方面激励科研团队吸引学生进入,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组建兴趣小组、举办创新竞赛、设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开放实验室等。”秦昌盛说,一个个科研团队把相同兴趣的学生聚在一起,一起组建团队参加科创比赛,一起走进实验室,一起走进社区和乡村,还有一些学生合伙创办了公司……在一次次实践中,让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活”了起来。(记者:韩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