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于1956年的济南煤矿学校是9001jcc金沙以诚为本的另一个主要源头。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养技术工人的需要,1956年9月,济南煤矿学校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宣告成立。1958年10月,升格为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1960年7月,又升格为山东煤矿学院,成为本科院校。在1956—1963年的办学期间,学校在教学、科研和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成为煤炭行业专业技术教育的典范。
一、济南煤矿学校的建立与发展
1956年是我国贯彻和落实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关键一年。由于“一五”计划规模宏大,在各项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煤炭工业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支柱,其迅速发展需要大批技术人才和技术干部。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煤炭事业的发展,煤炭工业部酝酿新建一批中等专业学校,以培养更多的煤炭技术人员。此时洪山煤矿工业学校已迁至淮南,在煤炭工业部的规划下,济南煤矿学校得以建立。
(一)学校的组建
1.筹备与建立
1956年1月20日,煤炭工业部向济南煤炭管理局下达《筹建中等专业学校一所,并初步确定新建学校56年基本建设任务和经费指标的通知》,指出:“为满足煤炭工业发展对中等技术人员的需要,必须建立培养中等技术人员基地——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国家和地方统一规划和安排,济南煤炭管理局决定在济南建立煤炭专门学校。随后,淮南煤矿学校教务副校长赵鼎甫率领30多名教师北上,配合济南煤炭管理局组成建校处,开始了济南煤矿学校的筹建工作。建校人员首先选定校址,将校址确定在天桥区堤口路无影山前,同时遵循“厉行节约,保证教学”的方针,购置建校需要的土地并进行校舍规划。3月,新校建设破土动工。经过建筑工人和筹建处人员半年多的忙碌,到9月开学前,学校已初具规模,基本上达到新生入学的要求。9月3日,新建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校名确定为“煤炭工业部济南煤矿学校”。截至该年年底,学校拥有建筑面积17931平方米,包括第一教学楼、阶梯教室、大礼堂、锅炉房、地下室、教职工与学生伙房、浴室与理发室、家属宿舍、实习工厂等建筑。同时按照学校开设专业的需求,为各科室配备了相应人员。
2.组织机构初步设置
学校成立后,设煤层地下开采、矿山机电2个专业,学制为4年。9月14日,济南煤炭管理局任命周通为校长、赵鼎甫为副校长,又任命了办公室、人事科、教务科、实习工厂、采煤科、机电科、普通科、会计科、伙食管理科、总务科等科室负责人,负责校内各项具体工作。15日,根据教育部《关于颁发中等专业学校章程的通知》,任命各学科委员会(除政治学科外,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制图配备副主任,专业课、体育课、俄文课为组长)、物理与化学实验室、各班的主任等职务。29日,任命教研室、实验室等科室负责人。10月,学校成立党支部、团总支,分属于天桥区党团委和省煤炭工业局机关党团委双重领导,同时成立工会,隶属于济南市工会。学校成立之初,总计有教职工106人,其中专任教师44人。为研究和解决教学、行政和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校长、副校长为首,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在内组成校务会议,每学期召开4次会议,保证学校的平稳运行。
3.学制设置与招生工作
建校初期,济南煤矿学校在相当简陋的条件下,一边招生上课,一边继续进行建设。从1956年7月开始,尚在筹建中的济南煤矿学校就开始了招生工作。按照山东省招生委员会的规定,分别在济南、潍坊、菏泽3个地区招生。原定计划招生400名,后经教育部指示,又增加70名,总共招生人数为470名,其中济南153名、菏泽105名、潍坊212名。学校下设3个专业,其中地下采煤专业招收280人、机电专业100人、钻探专业90人。同年9月,还设立一个语文师资培训班,由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石油工业部联合主办,招收学生100名,修业1年,于1957年暑假结业。1957年,学校又招生167人。
4.规章制度的建立
学校自建立之初,即着手建立规章制度。1956年11月13日,济南煤矿学校公布《煤炭工业部济南煤矿学校章则(制度)暂行办法(草案)》。该草案包括《学校办公室职责范围(草案)》《教务科职责范围(草案)》《人事工作职责范围》《经费预算制度》《图书馆借书暂行规则》《办公用品的购置、保管、领用暂行办法》等共22个规则或办法,涉及教学、行政、财务以及教职工、学生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为学校的管理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行的依据,使学校的正常运转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二)教学工作的开展
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建校之初,济南煤矿学校的条件较为有限,44位专职教师中,新任课教师占90%以上。教学设备严重不足,仅有物理、化学及制图课的仪器。图书资料也较少,只有1万多册。学校职能部门的员工也是刚就其位,与教学部门和专职教师之间的配合较为生疏。为此,学校对教学工作予以极大的重视,在召开的历次校务会议上,均将教学问题作为重要的内容进行汇报、讨论,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在开学后的工作计划中,学校规定各学科委员会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适时进行教研活动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从10月上旬开始,由各学科委员会牵头组织一系列教研活动,如组织教师研究教学大纲、修订学期授课计划、搜集教学参考资料、制作教具,以及组织教师进行听课和集体听课。同时针对新老教师教学经验的差距,鼓励有经验的教师帮助新任教师研究教材,指导备课。在课堂内外,要求教师深入学生,了解他们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项政治运动的开展
1.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教育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首先是专业教育,由于学校招收的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年龄较小,认知尚浅,对煤炭事业缺乏基本的了解,甚至产生不少误解。特别是采煤科的学生,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有的甚至想退学。于是,各学科自入学之初,即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予以重视。新生入学后,通过向他们进行专业介绍,参观煤炭工业展览,以及请省煤炭工业局的干部作报告,介绍煤炭工业现状和前景等形式,使学生提高了觉悟,确立了热爱煤炭事业的思想。其次是学生工作与学生活动的开展。1956年10月,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学校成立团总支,各班都设立团支部。团总支积极开展活动,向学生宣传青年团的知识、入团的标准等。成立学生会,作为学生群众性的组织开展各项校内活动,并选举产生第一届学生会,此后每年定期改选。1957年四五月间,团总支连续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发挥团员作用的问题,同时向广大团员提出倡议,了解共青团的意义、任务和要求,明确团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职责,加强团员自身的组织观念和修养,还强调各班团支部应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学校对各项学生活动的开展持鼓励态度,在学校的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开展多样性的社会、文娱、文化艺术等活动,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成立组织,适当发展个性。”
2.各项运动的开展
济南煤矿学校成立之初恰逢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各项运动较为频繁。与其他学校一样,济南煤矿学校的师生也参与和开展了各项运动,主要是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双反”与勤工俭学运动。其中,1957年底到1958年初,勤工俭学运动在济南煤矿学校教职工和学生中广泛发起,包括实习工厂投入生产,化学科、物理科研究试制一些成品,学生下矿实习与参加劳动相结合,并与矿方签订享受临时工待遇的合同等。为使学生“又红又专”,学校还提出要想尽一切办法,争取建成一对生产教育矿。
针对上述规划,学校专门成立勤工俭学规划小组,并派人联系山东省计划委员会以解决实习工厂的生产出路。实习工厂投产后,接受机械修理(修理拖拉机)、材料加工(加工煤矿井圈)、制造成品(制造煤车轮)等工种。学校还去济南市化学公司联系生产硫酸亚铁,并从该公司借款1500元购置相应的设备,成立化学工厂。虽然工厂条件简陋,但师生的革命热情高涨,披星戴月,干劲十足。有师生作诗道:“红日西沉星闪光,健儿忙碌化工厂;东风虽疾汗不断,硫酸亚铁又出厂。”随后,实习工厂又制订出生产硬脂酸锌、氧化锌的计划。同时,规划小组派人前往山东省重工业厅借款,并联系枣庄矿务局决定在郭里渠筹建煤矿。煤矿建立后,1957年7—12月,学校派出300名采煤科学生,将下矿实习改为参加劳动,作为临时工与矿方签订合同。1958年9月,二、三年级的学生全部停课,组成煤焦工作队分赴各地采煤、炼焦。在勤工俭学的潮流中,全校办成21个工厂、7个服务性小组、1个农业生产组、1个建筑工程队,出现了“既是学校,又是工厂;既是学生,又是工人”的局面。物理科的学生也试制成功了干电池、蓄电池。学生中建成了各种服务性组织,如理发、钉鞋、种菜、缝纫、绘图、写讲义等专门小组。实习工厂的工人有时星期天还加班,有的教职工像等待命令一样,随时准备下矿,学生纷纷写申请书,要求下矿下厂,接受劳动锻炼。
1958年初,学校决定扩大校舍规模,上马9个基建项目。但由于黄河防汛工作和钢铁生产任务紧迫,不得不将施工人员全部调去参加黄河防汛和修建炼铁炉的工程。同时又把学校用于基建的砖瓦、石料、水泥等,大部分调拨给重点工程。于是,学生组成建筑队,抹灰工、砖工、泥工、工长等全由学生担任,担负起了基本建设的任务。为解决材料问题,学生们自己动手打土坯、烧砖和烧石灰。到12月底建成办公楼、小食堂、仓库、医务所各1座,以及室外线路工程等5个项目。
(四)人事管理与师资培养
1.完善编制
济南煤矿学校成立一年后,为贯彻煤炭工业部《关于紧缩中等专业学校行政编制的初步意见》,对行政、教学编制进行了调整。1958年2月24日,首先对行政机构作了调整:设立校长、副校长各1人;学校办公室4人,除掌管文书、收发、打字、人事、保卫外,还协助校长受理日常行政事务;撤销教务科,成立教务处,设干部5人,除管理有关教务方面的工作外,还领导图书馆(资料室并入图书馆)、普通课学科委员会、基础技术课学科委员会和普通课实验室的工作;撤销总务、会计、伙食管理3个科,成立总务处,设干部10人,除掌管原3个科的工作外,还领导医务室;实习工厂的干部和技工18人,除负责教学实习工作外,还承担一定的生产任务,以贯彻勤工俭学的方针。随后,学校对教师编制作了调整。由于1957年招生较少,按学生比例计算,多出20多名教师,再加上有些部门人浮于事,产生了教师过剩的问题。学校本着整编的精神,调出地质教师1人、金属工艺学教师2人、行政人员12人、借调教师2人。下放到学校工厂从事劳动的有教师9人、职员1人。另外,学校对各专业科(煤层地下开采、矿山机电、矿山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专业课学科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专业实验室、班主任工作和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团总支等,也作了相应的人员调整。
2.教师培养
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一方面聘请师范院校的教师来校作有关教育学的报告,另一方面派本校的教师到其他院校观摩教学。各学科建立相关负责人和教师相互间的听课制度,把有关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师的进修计划提到了议事日程。1957年3月16日,在校务会议上,教学负责人对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指出这一时期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4月20日,又交流各科的教学经验,评议教学观摩。
二、“大跃进”时期的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
1958年,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在济南煤矿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学校以为山东煤炭工业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并具有煤炭专门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为宗旨,从教学、科研、基本建设到其他各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这一时期正逢“大跃进”运动,尽管学校各项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但广大师生在压力、困难和挫折面前,怀着建好学校、为国育才的美好愿望,用最大的热情和努力,为学校向更高阶段的过渡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一)济南煤矿学校的升格与发展
1958年,根据山东煤炭工业的发展情况,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规划将煤炭产量由当年的1533万吨提高到1962年的12000万吨。为了实现这个高产量的指标,需要增加技术干部23000余人。这些技术干部的来源,除一部分从工人中选拔外,主要依赖高等学校的培养,这就对省内的煤炭专科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两年前建成的济南煤矿学校,已拥有煤层地下开采、矿山机电、煤炭工业企业计划3个专业,教师55名、学生575名,在教学仪器与设备、房屋建筑、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了一定的基础。1958年6月,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济南煤矿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规模为在校学生1200人,隶属于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校址仍在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无影山麓。
1.学校升格后的办学状况
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成立后,仍保留原有的中专部。建校初期,根据专业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划分为中专、专科两个层次,形成两年制、三年制、五年制多种学制并存的局面。其中,三年制中专包括地下煤层开采、矿山机电、煤炭工业经济组织与计划3个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以培养采煤、机电技术员和矿山企业计划员为目标;二年制专科有煤层地下开采、矿山机电2个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以培养高级技术员为目标;三年制专科包括煤层地下开采、矿山机电、矿井建设、煤田地质勘探测量4个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以培养高级技术员为主;五年制专科(预科)包括煤层地下开采、矿山机电、煤田地质勘探测量3个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以培养高级技术员为主。1958年,学校共招收专科生750人,包括采煤350人,机电和地质测量各200人。
学校还进行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两年中新建了办公楼、第二教学楼和矿山机械、矿山运输与提升3个实验室,建筑面积共计12400余平方米。图书馆、实习工厂也开始了建筑施工。1958年9月,全校有教职工199人,其中教师78人,职员75人,其他人员46人。到1960年上半年,在校学生已达到1170名,教职工350名(其中教师近百名),教研室16个。
2.组织机构的新变化
学校成立后,组织机构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刘子光被任命为校长(兼),周通、王显为副校长(1959年,由赵鼎甫任副校长,周通不再担任此职),主持学校工作。建校之初,学校设立党支部,12月,遵照济南市高等学校党委的指示,学校成立党委,受济南市高等学校党委和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机关党委的双重领导,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共青团、工会、党委办公室、各系支部(地采系、机电系、勘测系、经济系)。学校行政组织有办公室、人事处(人事科、保卫科)、教务处(教务科、教材科)、总务处(卫生所、基建科、伙食科、财务科、行政科)、图书馆、实习工厂等机构,以及采煤系、矿山机电系、选煤系、矿井建筑系、煤田地质勘探与测量系5个系。在教学业务上,有14个教研室:数学、物理、化学、金工、制图、体育、工程力学、矿山学、采掘机械、矿山运输与提升、普通电工、矿山电工、政治、语文。另外,设有9个实验室以及用品室、仪器室等。各系领导有关专业的教研室,教务处领导基础课教研室。1959年1月,陈维棠被任命为党委副书记,专做党的工作。9月16日,校务委员会正式成立,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工作,确立了在校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的集体领导新体制。经山东省高等教育局批准,校务委员会由刘子光任主任委员,王显任副主任委员,委员由陈维棠、赵鼎甫、李凤辉等19人组成。
作为一所新建高校,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汲取经验,建立组织机构,明确了办学方向,并提出于1960年建成本科院校的目标。这些规划和措施的实施,保障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和不断发展。
(二)教学工作的建设与开展
1.修订教学计划
自升为专科学校以后,为建立新的教学科研秩序,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1958年10月,学校制订和修订4个专业的7种教学计划,将生产劳动正式列入其中。但由于生产劳动过多,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无暇投入过多的精力,严重影响到正常教学。1959年4月,中央及省委的有关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全日制高等学校应以教学为主,妥善安排生产劳动时间,参加劳动以不妨碍教学为原则。为贯彻这一精神,学校召开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提出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妥善安排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整顿教学组织,制订和修订教学计划,改变课程设置,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建立新的教学秩序。
随后,学校制订和修订中专和大专各专业教学计划共计12种,规定每年理论学习8个月,生产劳动2个月。不久后对教学计划再次进行了修订,对生产劳动的时间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即每年安排劳动时间2—3个月,各专业各种劳动时间的总和为27个周,每年安排一次结合专业的劳动。同时每年抽出3周的时间参加公益性的劳动,包括帮助公社、社区劳动等。此外,每人每周至少参加1小时的劳动。计划还着重调整了课程的内容,修订了9种课程的教学大纲,对课程的设置和内容作了适当调整,主要增加了基础课的讲授内容和授课时数,加强了理论基础教学,并根据需要补充了反映最新科学成就和我国煤炭生产实际的课程内容,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如在专业课采煤方法部分,选取使用较广的机械化采煤方法,以及适合山东特点的中厚煤层的开采方法进行重点讲授,并加入水力采煤、煤层地下气化等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内容,增加了课时和理论深度。针对三年制专科的教育计划,近代物理、高等数学课时有所增加。在各专业的基础技术课中,增设了水力学、热工学的讲授。在专业技术课中,增加了水力采煤、机电部分的比重。对地质学等9种课程的教学大纲,既考虑到各专业的特点,又注重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相互衔接和联系。如煤层地下开采专业的地质学,增加了地质图和煤田地质等内容,精简了普通地质、普通勘探部分。基础课如数学课,由原来的743学时减少到544学时。把代数、三角等课程合并为初等函数,把立体几何的前一部分安排在制图中去讲授,后一部分作为积分的实例,并增加了概率论、线性规划等近代数学的内容;一些相近或相关联的课程精简合并,如制图课、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合并为一门课;矿山学将过去的几门课合并成旱采和水采2门课。矿山机械也相应地改成旱采机械和水采机械2个系统,并由原来的253学时减少到178学时。力学课将原来的4门课合并为刚体理论力学、实用机械力学,增加了弹体性力学、流体力学等。同时在新的教学计划中,还注意将教学大纲上没有、实际上急需及最新的科研成果编排进去。如将“硫化煤”编入普通化学,将“水采工作面循环组织”编入经济组织与计划,将“攉煤机自动化”加入矿山运输与提升的教学大纲。这些调整,既强化了基础理论知识,又照顾了煤炭工业发展的远景方向;既使学生掌握了当时需要的技术知识,又为以后生产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校的教学调整和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60年2月3日,学校对上年度的学期工作进行了总结。4月,学校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为济南市先进单位。6月3日,山东省委文教部召开“关于开展教学革命”的会议,其后山东煤炭专科学校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对会议精神进行了深入学习和讨论,接着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了座谈,总结前一段教学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下一步的计划。根据上一阶段的教学成效,强调各类课程要突破旧框框、旧体系,建立新的体系。在教学调整的过程中,总的趋向是增加现代技术的内容,压缩教学时数。总体而言,教学改革较为顺利,成效也较为明显,但综观不同时期教育计划的修订,也曾出现过一些波折。起初,不少师生只重书本知识,而轻视与生产相联系的实践和操作技能。但在经过生产劳动后,又产生了另一种偏向,在部分师生中一度出现轻视理论、重视实用的现象。在基础课讲授时,只强调了实践性的一面,忽视了其本身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如制图课的画法几何部分和高等数学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倾向。还有人认为暂时与学习专业无关的东西均可以不讲,或主张将基础课分散到有关的专业课程中去讲授,这就损害了教学的系统性。在此影响下,有的学生也只愿意学实用的专业技术知识,而对基础理论的学习不感兴趣。学校教育大纲的修订对此作了调整,有意识地避免了过度重视理论或过度重视实践的倾向,既增加了基础课的讲授时数,保证了它的系统性,同时考虑到生产的需要,在专业课中适当增加了关于实际应用的内容。
2.编写教材
随着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变化,教材选取和编写的工作也提上了日程。为满足教学需要,适应学校各专业、各年级的特点,学校决定一方面选用其他相关院校的已有教材,另一方面,如无现有可用的合适教材,则组织师生进行编写新的教材。编写新教材时,采取教师集体讨论、写作,再最后定稿的模式。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下矿实习的学生从生产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也编入教材之中。师生为编写合适的新教材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与矿上的工人、技术人员一起,参与设计、制作、实验等整个生产过程。每搞完一个项目,就学会一门知识,编写一种教材,制作一种教具。截至1960年6月,全校师生已编写教材19种,搜集和制作各种教具225种。
3.改进教法
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学中,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实物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应运而生,并受到学校的重视。学校认为教育要面向生产,为生产服务,必须与生产厂矿挂钩,因此大力推广现场教学。基础课脱离专业、专业课脱离实际是当时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在学生参加实习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采矿的学生画不出采煤工程图,学机电的学生不能绘制机械零件的草图;地质学中普通地质讲得多,矿井地质讲得少,下井后缺乏对断层褶曲的分析能力,缺乏水文地质知识;材料力学的机械零件讲得少,没有结合煤矿专业,因而进行机械设计时,不懂得机械零件的性能;制图偏重画法几何的理论部分,缺乏实物测绘的训练,不能很快绘制草图等。为改变这一状况,在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深入生产现场,下矿井,进工厂,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有些原本在书本上没有讲到或讲得很少的知识,通过现场教学得到了很好的掌握。有些课程缺乏实物,教师就积极想办法,自己动手制作模型或挂图,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如化学课程将理论性强、较难理解的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部分,采取讨论课的形式,通过反复讨论以加深理解。地质学讲授普查与勘探时,就组织学生操作钻机模型,观察煤和各种标本。
学校组织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学观摩课,以及请老教师辅导新教师等,帮助新教师掌握教学环节和技巧。通过交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水平。还经常组织教师深入生产现场,参加有关的专业会议,将新技术成果纳入教学当中。如采煤方法课,最新教科书上都是讲三班循环作业、拆件移溜子等问题。1959年,许多地区推广了四班交叉作业和整体快速移溜子的经验,学校组织相关的任课教师进行观摩,将这些最新的做法传授给学生。在备课时,多数教研室在个人准备的基础上,采用集体讨论进行备课,有时还邀请领导和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意见,以充实教学内容。如制图教研室的教师,除随时深入学生了解情况外,还分别组织学习成绩好的、中等的、较差的学生召开座谈会,收集意见,然后再改革教学内容。1959年11月,校务委员会成立3个教学检查小组,重点检查了教学大纲、教材教法、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等问题。此外,各系均建立了对学生辅导的组织和制度,采煤系在1个月内就组织了3次观摩教学活动,并多次召开领导、教师和学生参加的座谈会。
学校还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协调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既要以诲人不倦的态度授业于学生,又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既教书又育人。学生要尊敬老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师生之间要建立起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良好关系。
总的来看,1959年上半年,在总结教育革命经验的过程中,学校对此前明显违反教育规律的做法进行了初步纠正,教学秩序有所稳定,教学质量得以回升。遗憾的是,1959年下半年开展的“反右倾”运动,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再一次掀起了教学“大改革”和科研“大跃进”的教育革命的高潮,致使学校的教学秩序再次遭受冲击。
(三)面向生产实际,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由于刚刚从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转化而来,科学研究的基础较为薄弱。1959年初,学校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师生从事科研活动,面向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研究。起初主要是围绕着教学任务,进行文献资料查找,设计并完成实验,以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和技巧。这一时期,学校的科学研究55%以上是与生产密切联系的,如磺化煤的土法生产、机械整流器、厚表土层凿井(与省煤炭工业局协作),相关成果都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正因为如此,学校才能够与厂矿企业进行合作,从设备、原料、资金等方面获得不小的支持。同时,还积极联系北京矿业学院、煤炭工业部设计院、焦作矿业学院、山东工学院等,或相互提供资料,或签订科研协作合同。同时与山东省煤炭管理机关、科研部门、生产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共同进行20多个较大的科研项目。
学校的科研创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初步试制成功了“自动化攉煤机”,设计出“自动化扒装机”后,山东省煤炭工业局非常重视,指定在淄博矿区进行试制。厚表土开凿、老空水探测、双山堵水、坑木代用等项目,由于是煤炭生产建设的问题,也获得了煤矿企业的全力支持。磺化煤的研制一开始就得到山东省化工局及其研究所的协助,化工批发站和其他用货单位提供资金1000元,调拨硫酸35吨。磺化煤的研制成功,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化工部在学校召开了全国性的现场会议,推广磺化煤土法生产的经验。学校的实习工厂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化工厂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试验成功了防老剂D、对苯二酸等7种新产品的土法生产,并设计制造了离心机、粉碎机等设备。机械实习厂原来只有10多部车床,没有什么重大设备,学校与淮南矿业学院、金属冶炼社等单位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仅与淮南矿业学院合作,就制造龙门刨床、大型机床等6部。从1959年9月开始,生产切削机床、钻床、过滤机等精密仪器。此外,在现场教学、下矿实习以及从事生产劳动中,师生们也能够开动脑筋,努力钻研,改进生产技术。如当感到手持电钻打顶眼太笨重时,就搞自动钻架;在掘进当中感到放炮时间太长,就搞毫秒爆破器;在输矸当中感到既费力又不安全时,就搞轮矸自动化。1960年上半年,不少厂矿的工程设计,都由学校实习的师生们完成。在科学研究上,涌现出一些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如电工、化学、制图、矿山学等教研室的高泽厚、陈鹤、梁文聪、冯守权等教师,均做出了较大的成绩。为便利学生实习的开展,进一步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1960年1月,根据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党委决定,将筹建中的煤田地质局修配厂与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实习工厂合并,职工人数达316名,固定资产总值达615892元。
1960年2月,为实现科学研究工作的继续“大跃进”,根据山东省委制定的《山东省八年科研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及“攀高峰、带生产、带科学、打基础、补缺门、抓拳头”的科研精神,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制定《1960—1967年科学研究规划》,提出了之后8年的科研方向。首先,在采煤方面,面向煤矿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积极进行关于水力采煤、地下气化、地下液化的研究。其次,在机电方面,以全面的电气化、自动化为纲,逐步进行无人工作面、无人矿井的研究。再次,应用尖端技术为煤炭生产服务,把半导体、超声波、原子能用于煤炭生产。最后,为满足最新技术和生产的需要,开展对运筹学、概率论等基础理论的研究。5月,学校组织30多名教师和272名学生,前往张庄、陶庄煤矿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进行实地工程设计。广大师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部分成果于1960年在省内举办的技术革新展览会上展出。1960年6月,根据煤炭工业部“关于编制三年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的指示,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制定《关于1960年至196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修订意见》,分别对1960年、1961年、1962年的科学研究作出了详细的安排。
总的来说,学校号召和鼓励师生大搞科研活动,为社会生产服务,师生们高涨的热情和积极投入的精神令人钦佩。然而,在“大跃进”继续开展的形势下,科研上的求快求多、讲求参与者数量的状况,导致完成的某些项目缺乏深度,理论性不强。有些科研规划项目带有急躁、浮夸和冒进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科学研究的规律,使其效果大打折扣。
(四)反右派斗争、整风运动与生产劳动的开展
1958年7月27日,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进行了反右派斗争。8月24日,学校又进行了“反坏”斗争,并与已经开始的反右运动相结合。
12月,济南市委召开“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整风运动”的会议,大力批判地方主义、分散主义、右倾机会主义。经中共济南市高等学校委员会批准,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成立整风领导小组,下设整风办公室。学校召开群众性的动员大会,传达市委的文件精神,开始整风运动。
同年,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响应号召,于9月投入“大炼钢铁”运动。全校师生进行了三次“大炼钢铁”战役,共炼生铁100吨,钢3.15吨。至1959年1月,才先后恢复上课。
“大跃进”时期,主要教学工作围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行,把生产劳动列入教学计划,大搞勤工俭学,参加社会劳动,对学生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58年,专科和中专经济班的学生参加生产劳动70天,中专煤层地下开采、机电两专业的学生到各地大办小煤窑100天。由于劳动时间过多,上课时间不能保证,本来暑期毕业的中专生,只好推迟到寒假。自1959年下半年开始,学校提出贯彻以教学为中心,并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针,使教学状况有所好转。1960年7月,学校首届612名学生毕业。其中,春季中专毕业生384名,暑假中专毕业生139名,专科毕业生89名。他们走出校门,分赴各地工作岗位,参与到煤炭生产中。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学校工作,成功与失误、经验与教训交织在一起,但总体仍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山东煤矿学院的艰难办学与调整
1960年6月,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定名为“山东煤矿学院”,招收四年制本科和少量三年制专科两种学制的学生,办学规模确定为4000人,从此开启了学校的本科办学历程。
(一)山东煤矿学院的建设与组织机构
1.校级领导机构
山东煤矿学院成立后,原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校长刘子光被任命为院长(兼),陈维棠为党委副书记。1961年4月21日,王显、于德洲、张福林被任命为副院长。学校在行政上隶属于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领导。在党团组织关系上,由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机关党团委领导。5月12日,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山东煤矿学院成立院务委员会,由29名委员组成,刘子光为主任委员(兼),王显、于德洲为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为刘子光、陈维棠、王显、于德洲、张福林、赵鼎甫、刘崑。
2.基层组织机构
在原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学校所属机构有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机电系、采煤系、实习工厂、化工厂、印刷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情报组、学生会、团委、中专部、图书馆、资料室、保卫科、卫生所、人事科、财务科、伙食科等。下设16个教研室,分别为马列主义、外文、体育、数学、物理、化学、金属工艺、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采煤方法、矿井建设、地质与测量、煤矿工业经济组织、矿山机械、矿山电工与普通电工、矿山运输与提升。主要教学单位仍分采煤、机电两个系。学校还制定了《山东煤矿学院各处室的职责范围》,包括《院长办公室职责范围》《人事处职责范围》《教务处职责范围》《总务处职责范围》《财务科职责范围》等。新的组织机构的建立,为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成立当年招收学生389名,其中本科生305名。
(二)学制、专业调整,教学计划修订与教师队伍建设
从1960年底开始,为恢复和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山东煤矿学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学校认真贯彻省委烟台教育会议精神以及《高校工作条例》,先后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全体党员、教师和学生会议,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相关文件并讨论如何完善教学科研工作。
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随后,教育部召开全国重点高校工作会议,强调通过调整建立完善的教学秩序,大力提高教学质量。1961年5月29日,院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审查通过了《关于贯彻“八字方针”和“双百方针”的意见》《关于生产、生活、卫生和劳逸结合工作的意见》,以及各专业本科教育计划和教师职务的确定等文件,对教学、科研、劳动各方面的任务作出调整和安排,重新强调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科研应围绕教学生产需要进行。会议认为,贯彻“八字方针”,要适当调整组织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政治和业务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教学需要。会议提出,拥护“双百方针”,举办各种类型的读书报告会和学术讨论会,活跃学术气氛。各教研室要把学术研究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既要服务于生产,也要从事理论研究。实习工厂要加强管理,完成地质局生产和学生实习任务。会议号召,全校师生要在院党委的领导下,贯彻上级意见,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团结,提高觉悟,大兴调查研究,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而积极地开展各项工作。
1.学制调整
山东煤矿学院成立之初,以四年制本科为主,另有三年制专科、五年制专科,附设中专部,设有采煤系和机电系,初定规模1200人。由于开展全校性的生产救灾活动,耽误了10周的教学时间,为此学校对专业和班级编制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其中主要将1960年春季和暑假招收的五年一贯制高修专科改为中专。遵照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调整意见》,新建高等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的除保留个别五年一贯制高专继续试办摸索经验外,其余的应改为中等专业。1961年9月,将1960年春季和暑假招生的五年一贯制高级专修科4个班140人,改为三年制中专。成立中专部,负责统一领导。具体改制情况:1960年春季招生的机电641、642班已上课一年半,改为中专后,定名机电631、632班,于1963年暑假毕业。1960年暑假招生的2个班,机电651、采煤651,改中专后定名机电631、采煤631,计划于1963年寒假毕业。10月30日,经报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批准,学校决定撤销选煤专业,将原选煤64班学生23人,并入矿山机电专业本科64班学习。11月,由于中专部采煤631班学生大量减员(1960年入学时52人,由于家中无劳力或有患病者等生活困难,仅余21人,且仍有3人要求退学),无法单独上课,皆并入机电633班学习。经过上述调整后,学校共有本科13个班,专科11个班,中专3个班,共有学生977名,其中本专科学生859名,中专学生118名。
2.专业调整
学校建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需要,专业也作了必要的调整。1960年7月12日,经山东省委文教部研究同意,将地下煤层开采专业改为煤层地下开采专业,矿井建设专业改为矿井建筑专业,矿山测量专业改为矿山测量与地质专业(1962年2月23日,该专业又经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批准,改为矿山测量专业)。1960年学校共招新生500名(高中300名、初中200名),包括新增加的无线电电子学、选煤两个专业,招收3个班106人。原煤矿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专业停招专科生。
1962年4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会议,决定裁并一批新建立的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同年6月,山东省委召开高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由于原定山东煤矿学院撤销停办,根据省委关于矿院调整专业、缩短年限、维持到1963年底全部结束的要求,学校重新安排了教学工作。根据学校原有师资条件,调整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原专科1960级机电、采煤、矿山测量各专业计划不变,仍于1963年暑期毕业。原本科1960级采煤、机电、矿山测量3个专业的学生,将原教育计划进行调整,改为三年制专科,缩短一年,于1963年暑期毕业。原本科1961级采煤、机电2个专业的学生,缩短一年半,调整为两年半专科,于1963年寒假毕业(即1964年1月)。此外,撤销本科1960级矿井建筑专业,并入采煤专业,于1963年暑期毕业;撤销原本科1961级矿井建筑、矿山测量2个专业,改为财务会计与经济计划班,在校学习时间共计二年半,于1963年寒假(即1964年1月)毕业。原中专611班按原计划于1963年暑假毕业;612班原计划寒假毕业,根据课程进度重新调整计划,提前半年于1963年暑假毕业。根据以上安排,1963年暑期毕业的有采煤、机电、矿山测量3个专业10个专科班394人,2个中专班99人。寒假(1964年1月)毕业的有采煤、机电、财务会计与经济计划3个专业6个专科班208人。
3.教学计划修订
1961年5月,学校贯彻以教学为主的原则之后,陆续修订了本科各专业的教学计划。1962年1月15日至24日,煤炭工业部在阜新召开煤矿工科高等学校工作会议,山东煤矿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维棠、教务处处长赵鼎甫等6人参加会议。返校后,与会人员将《煤矿高等学校的情况与会后工作意见》《煤矿工科高等学校工作会议纪要》等文件精神向教职工进行了传达。根据会议精神,学校党委认为,要以煤炭工业部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为标准,组织专门人员制订本科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调整和修订了本科和专科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在新的教学计划中,认真贯彻以教学为主的原则,纠正前一时期因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过多而影响教学的现象。首先,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了基本理论的学习,增加了基础理论课,特别是技术基础课教学时数的,选派教龄长、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并决定以一年级的两个班为试点,每两周举行一次年级教学工作会议,由年级任课教师、学生、教务处人员、负责思想工作的人员参加,专门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交流各课程的教学情况,平衡作业负担,以使教学质量逐步得到提高。其次,有计划地通过实习、实验和作业等,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制定实验工作制度,充实和借用实验设备,尽可能多地增开实验课。要求教师加强指导,学生认真写作实验报告。为保证重点课程任务的讲授,学校适当压缩生产劳动的时间,并有计划地控制了社会活动,保证教师有5/6的时间用于教学,学生则有充裕时间自由支配课外活动。另外,对1962届毕业班的学生(4个专业7个班,共240人),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先后派22名教师分赴各厂矿进行调查和搜集资料,为实习和毕业设计做准备。具体要求是选好题目,在设计过程中对重要的或关键的问题作出解答和释疑工作。对于学生掌握不扎实的知识适当进行补课。通过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1962年秋季学期以来,为适应学制变动和因专业调整出现的新情况,学校重新审查了教学计划,并提出“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不使学生负担过重”的要求,分清主次轻重,优先考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充足的时间,保证主要课程和主要内容的教学以及学生习题、实验、绘图、计算等基本技能训练的时间,减少非主要课程的时数,以便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三基”。有的相近课程,如“热工学”和“电气设备”,“水利机械”和“矿山机械”等,进行合并讲授。又如在“采煤学”等原本的专业基础课中,重点讲授那些使用范围广、适应煤炭科技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而对那些理论上不太成熟或技术上还不太合理的内容,则少讲或不讲。再如部分被认为与本专业关系不大的课程,如“金属矿采”可以不讲。此后,采煤系1964、1965级增加了开拓工程的课程设计。
教学计划调整后,每周总学习时间以48小时为标准,课内时间压缩到25小时左右,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习与作业,并保证课堂以外的实验、习题与作业,增加练习的时间。虽然教学时数压缩了,教学内容减少了,但尽可能地保证实验课、设计课。教师严格遵守教学日程所规定的内容讲授,不能任意增减,也不能随意挤占学生的自习时间,更不能随意增加小测验,以免打乱学生的自习计划。在教学方法上,为适应专业调整后的现实需要,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讲授和辅导方法。要求各教研室对问题较多的课程,认真选择教材,适时进行研讨,以便将讲课中的问题随时解决。还规定了课程考试和考查的要求,对考查课程的成绩,以平时作业小测验、实验等为依据。对考试课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笔试或口试。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不应指范围、划重点,不应有意识地围绕题目进行反复总结,造成暗示考试题的做法,还要防止在答疑中暴露考题。对于没有课的教师,在学校的部署下组成教学研究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由于专业调整,毕业的学生人数众多,而且主要集中在1963年的暑期前。因此,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要求以系为单位,组成系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同时,组成院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副院长张福林,副主任委员为赵鼎甫,委员有刘崑、谢盛连、付俊义、梁文聪、郭春萱(兼秘书)。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指导人员,按照集中力量、合理分配的原则,各系提出方案,经院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批准后执行。尽管学时有所削减,但由于措施得当,这批学生知识学得牢固扎实,基础较好,毕业后成绩突出,大都成为各地煤矿的骨干力量。
4.师资队伍建设
升格为本科高校后,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961年,学校调入教师10人,分配来校毕业生32人(包括送出培养回校的16人),进一步充实了教学队伍。年底全校教师达到134人,除力学、矿山测量等专业尚有缺口外,其他专业基本上能够满足需要。根据中央关于明确教师职务名称的指示,学校确定了全校教师职务名称,并在教学中涌现出来的骨干教师中提拔了10名讲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采取措施,多管齐下,不仅要求教、学双方共同努力教好、学好,行政部门服务好,而且通过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961年,学校派出7名教师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矿业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院校进修。1962年3月,学校制订进修计划,有6名教师到山东工学院听课,3名体育教师进入山东体育学院教师进修班。针对青年教师较多、教学经验缺乏的状况,学校成立师资进修小组,加强对教师进修工作的领导,要求各教研室和每个教师都要制订教学研究计划,对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讨论。譬如如何上好习题课,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调查研究,如何指导毕业设计、提高毕业生水平等。严格进修制度,保证进修时间,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废除教师坐班制,保证教师以5/6的时间用于备课、教学。还教育学生勤学好问,切实掌握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把学习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来抓。
学校倡导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要求学校行政部门人员,树立为教学服务意识,从各方面为教学提供方便。党委、教务处、人事处和各系领导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深入教学第一线,解决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图书馆增加了科技阅览室,印刷所、资料室积极准备教材以及其他教学参考资料。学校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对职工中子女多、收入少的家庭给予适当的补助。
同时,学校认真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和进行甄别定案工作。根据省委指示,本着“提高认识,弄清思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增强团结,搞好工作”的精神,在甄别定案的工作中,根据实事求是、划清是非界限、错多少纠正多少的原则,对1958年以来被错误批判或处分较重的教职工进行了甄别平反。还通过召开党内外特别是老教师座谈会的方式,让大家反映实际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学校改进了对知识分子的工作,协调相互合作的共事关系,在生活上对知识分子给予适当照顾,使大家心情舒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三)生产救灾与勤俭节约运动
1.生产救灾
1960年,农业大幅减产,出现了全国性粮食紧张的局面。成立不久的山东煤矿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生产救灾紧急指示”,开展生产救灾。学校党委召开会议,提出“搞好生产救灾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成立生产救灾办公室,制订从1960年6月到1961年6月的生产救灾、节约度荒的计划,要求全体师生发扬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战胜灾荒危机。学校采取深入发动群众的策略,“人人动脑筋,个个想办法”,大搞粮食、蔬菜生产,扩大种植面积。学校提出与公社密切合作,围绕农业季节的变化,根据公社各个时期的需要,在技术、劳力、捐献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援。同时,师生发挥所长,积极为临河枢纽工程提供技术支持,进行勘探、测量、设计。参加济宁4个县和北园公社的抗旱播种,以及章丘县黄河公社、许寺公社的秋收秋种。学校为蒋家集公社培训技术工人22名,并帮助公社建立农业机械制修厂,扩建了化工厂,还派人到其他公社对社办工业、农副业加工厂和水利灌溉工程等提供了大量援助。尤其在农忙季节,学校按时派出机械检修小组到附近公社检修农具,试制化肥。遵照上级的指示精神,学校从事粮食代食品的研究和试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2.勤俭节约
为贯彻省委关于抓生活、带工作、促学习的精神,山东煤矿学院还厉行勤俭节约,建立了生活管理委员会,以便将师生员工的生活安排好。抽调领导干部分批分期下放到伙房,一边劳动,一边加强管理。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保证节约,如每日的成本核算,一旬一次公布账目。定期召开有学生、教师、工人代表参加的生活会议,让大家想办法,大家办伙食。为领会党的方针政策,理解节约粮食、搞好生活的意义,学校规定炊事员的学习制度,研究如何既节约粮食,又使大家吃好吃饱的问题。学校下达节约粮食的任务,每月扣除的粮食由伙食科统一管理,并要求大家在原有的基础上,每人再节约3—5斤粮食支援灾区。在粮食减少后,实行精打细算,粮菜混吃。教职工食堂实行每日两稀一干,学生食堂试行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二餐。针对生活质量降低导致师生体质下降的状况,学校贯彻劳逸结合的方针,对学生学习、作息时间作了变动,每天学习6小时,自习3小时。取消了早操、课外活动,增加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教职工,除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一至周五晚上学习2小时外,均为自由支配时间,未经批准不得加班加点。
当时,全校共有水肿患者61名。学校对于病号给予了适当的照顾,规定水肿患者不论轻重,一律停止工作和学习,不参加任何劳动,不扣他们的节约粮。建立营养小灶,供应适量的豆浆、豆腐和蔬菜,为他们集中治疗,每日复查一次。围绕着生产救灾工作,学校提出领导干部90%的精力主要抓生活,由领导干部带头,大搞生产,大力节约粮食,带头开展支援农业生产的运动,带头捐献寒衣。针对当时的一些不良作风,师生以身作则,反对浮夸风、命令风、形式主义和特殊化的作风;反对不调查、不研究、粗枝大叶、自以为是的作风;反对拖拉、不负责任、无组织无纪律、干劲不足、害怕困难的作风。强调“贯彻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能少花的钱就少花,能不花的钱就坚决不花,从各方面厉行最大限度的节约”。向学校师生发出倡议,爱护公物,节约水电和经费开支。这些措施,对学校度过困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尽管经历了生活困难时期,但山东煤矿学院的师生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投入生产救灾运动。在艰难时期,他们没有怨言,没有指责,一如既往地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无限深情,理解国家的现实状况,能够以大局为重,舍小家、顾大家,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此后的调整中,学校继续贯彻劳逸结合,加强防病治病,大抓瓜、豆、菜生产和代食品生产,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
(四)精减教职工与准备撤销停办的人员过渡
1962年是学校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根据中央对大专院校的裁并和调整方案中对教职工安置的意见,学校先是执行中央和省、市文件精神,对教职工进行精减,后又在全国性的院校调整中,奉山东省委之命准备停办。
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确立“八字方针”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精减职工、减少城市人口的行动。同年7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提出缩短战线、压缩规模、合理布局、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196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62年上半年继续减少城镇人口七百万人的决定》。5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关于进一步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在上级的统一部署下,山东煤矿学院进行了精减教职工的工作。
从1961年开始,山东煤矿学院就开始了精减职工的工作,重点在1962年。1961年底,学校共有教职工488人。根据省煤炭工业管理局的指示,到1962年底保留192人。1962年6月,中共山东省委召开高等学校调整会议,指出学校的发展超过了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负担能力,因而要大幅裁减。由于山东煤矿学院升本科时间不长,实力较弱,所以被定入撤销之列。会议之后,调整原有专业,缩短年限,并于1963年全部结束,这成为学校的工作重心。因学校被确定为撤销的单位,时间紧,任务重,精减的对象既有1958年来自农村的新职工,也有符合回乡条件的老职工,还有自愿要求退职者,以及无课可上的教师。根据任务和要求,学校党委进行了讨论和研究。7月13日,学校召开院务会,由陈维棠传达省委关于学校调整的意见,并提出做好下一步撤销的准备工作。学校停办的消息传来,引起了师生思想上的波动。学校及时召开党委会、院务会、党员科长以上干部会、党员会、教职工会,及学生团员会等一系列会议,向大家讲清国家形势,说明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学校调整的原因以及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同时,向大家解释中央关于调整工作的政策,指出精减的意义,对精减人员的妥善安置等。
在进行具体工作时,学校首先对全校教职工进行摸底排队,了解情况,列出名单,逐个落实,以确定安置办法和去向。这里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对高等学校毕业的人员安排,充分考虑发挥其专业知识和特长,一般不改专业;二是在上级规定“一般不调出本省”的原则上,适当地照顾本人的地区要求、家庭、爱人关系和经济困难等实际问题。其次,加强思想教育,对被精减的职工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正确认识形势,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尽可能愉快地服从。个别一时有抵触的人员,都进行耐心说服,坚持思想不通不调的原则。同时,积极贯彻先安后减、安减结合的方针,避免简单、粗暴的做法。对患病的教职工,贯彻先治病、后精减的原则。通过以上措施,精减职工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通过说服教育,师生员工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随后,学校处理并安置教职工89人,其中充实到其他保留学校的33人,下放的42人,自愿回农村的3人。在精减过程中,先征求本人的意见,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尽量符合本人的愿望。特别对于回乡的职工,帮助他们协调与当地的关系,以解决以后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基本上做到负责到底,安排好一批,送走一批,使大多数人能够心平气和,服从大局。1962年,学校共精减296人,包括与实习工厂分离的192人。1963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1963年全国各级公办学校教职工精简工作的通知》,为完成精减指标的任务,学校于该年调出人员16名。
可以说,1962年是山东煤矿学院的精减与调整之年,涉及的面广量大,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在精减、停办、调整的“三部曲”中,全校师生付出了努力,并能够做到相互理解,以负责的态度进行工作,完成了这一不平凡的过渡。
综上所述,济南煤矿学校建立后,在人员、设备方面均显不足,又缺乏经验的情况下,校党委领导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自力更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为创建一所新型煤炭高校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间,虽因受到了“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出现过一定偏差,但广大干部、教职工和学生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勤俭建校、大胆改革的热情和精神是应当充分肯定的,学校也在不断发展之中。1960年4月,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被评为济南市先进集体,应邀出席了全省文教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表彰大会,6月又出席了全省文教战线群英会,在全省产生了一定影响。1960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定名为山东煤矿学院后,围绕中央“八字方针”“双百方针”和各专业教学计划,对教学、科研、劳动各方面的任务作了调整与安排,重新强调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逐步恢复和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走上了进一步发展的道路。但令人遗憾的是,在1962年的山东高校调整中被撤销停办,学校的发展出现了一时的中断。好在时间不长,在次年的全国高校调整中,学校得益于位于省会城市而被保留下来,随后,淮南矿业学院与其他有关院校及专业相继撤销并入,使学校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